网站首页    教育科研    理论分享    【理论分享】《建构活动中提高幼儿自主性的实践研究》

【理论分享】《建构活动中提高幼儿自主性的实践研究》

创建时间:2022-07-02 14:57
浏览量:0

    建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,构造物体或建筑物,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。建构游戏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幼儿建造各种物体或建筑物,能促进思维发展和动手操作的习惯,形成手脑并用的目的,在使用各种材料的过程中,可直接了解各种物质的性能,认识各种材料的形状、数量等,并且在结构中取得运用各种材料的知识和经验,而孩子的设计、构思的能力,也都可得到锻炼。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,提高幼儿自主活动的能力。

    在活动中教师有时为了要“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和游戏规则”会限制幼儿的行动,这样幼儿的自主性就得不到发展。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,教师要把幼儿的经验和兴趣放在首位,耐心倾听,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,支持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。只有出自自己内在的需要和兴趣而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快乐的游戏。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没有为了一些所谓的规则而拒绝进入建构区游戏,而是通过支持和理解,让他在轻松自如的游戏氛围中进行了充分的探索,自主意识也充分得到了发展。

    《纲要》中指出:“评价的过程,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,发现、分析、研究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。在评价过程中,教师如果单一、权威性的小结只会让幼儿感到玩时守纪律、有创新是为了取悦老师,获得表扬。要走出这一尴尬境地,就必须采取主体取向的评价。

主体取向评价认为,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,但这种价值是多元的,在评价过程中,无论是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,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,它反对量的评价方法,主张质的评价。评价时,我让幼儿参与评价,引导幼儿就玩了什么、怎样玩、心情怎样、遇到了什么困难、发现了什么问题、怎样解决或打算怎样解决等方面想一想、说一说,再请幼儿思考这样做好不好、为什么。让幼儿参与评价可以促进他们学习独立地对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,更多地了解别人玩了哪些物品、如何玩的、玩得怎样等等,并引发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主动模仿、创新。

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要做好支持者、合作者、引导者,充分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。

栏目导航